從副業到正職:創業前必做的三件財務準備

創業,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。

想要脫離朝九晚五的日常、不再被老闆管控時間,做自己喜歡的事、實現價值,也許還能財富自由。

但現實是,創業從來不只是夢想,還有很現實的「錢」的問題要處理。

身為理財顧問,我看過太多熱血創業的人,敗在沒想清楚「財務準備」這一關。

尤其是那些從副業轉正職的創業者,常常低估了現金流的重要性,也錯把營收當成功的指標。

透過這篇文章,我們想分享創業前你必做的三件財務準備,讓你的創業夢,不會變成一場財務災難。

一、設定你的生活底線:預留6個月的生活預備金

創業初期最常見的情況就是「前幾個月沒收入」,甚至一年內都在虧損。

你可能接到第一張訂單的時間,比想像中晚半年;

你可能發現客戶開發比想像中難,廣告燒了很多錢卻沒有轉換。

這些都不是例外,而是常態。

所以你應該預先準備一筆至少6個月的生活預備金,讓自己即使短時間內沒有收入,也能維持基本生活。

這筆錢建議不要跟事業資金混在一起,可以放在定存或是其他等低風險、高流動性的帳戶,當作「緩衝預備金」。

二、做好創業財務規劃與現金流預估

現金流,是創業的生死線。

很多人以為有訂單、有營業額,就代表公司健康。

但你可能沒有想到——客戶可能要三個月才付款,供應商卻要求你先付款買貨;或者,你開發案完成後卻被延遲付款,現金周轉馬上出現危機。

創業前請簡單做一張現金流預估表:

  • 未來6~12個月,你預計會有哪些收入進帳?
  • 有哪些必要的開支?(如租金、系統費、人力外包)
  • 有沒有突發性支出風險?(例如器材損壞、廣告無效)

這張表不需要多專業,但能讓你知道:你的創業計畫能不能撐超過半年。

三、建立「個人財務」與「事業財務」的分離習慣

這點很多人都忽略,但其實非常關鍵。

許多創業者會用自己的帳戶收款、刷卡買公司用品,結果搞得財報混亂,甚至搞不清楚哪筆錢是自己的薪水、哪筆是事業利潤。

一開始就建立「財務分離」的原則,可以讓你更清楚看出事業的真實狀況。

具體做法:

  • 開立創業專用帳戶(即使是個人戶也可以)
  • 收支都從該帳戶進出,並每月對帳
  • 自己每月從事業帳戶「領薪水」,而非直接動用公司資金

這不只是帳目清楚,更是對自己未來有擴張、找會計師、報稅等步驟的一種準備。

結語|創業,從「做對的財務規劃」開始

很多人問我:創業需要多少錢?

我通常反問:「你知道自己要花多少嗎?你撐得過幾個月沒收入?」

創業不只是點子、熱情或能力,更是對風險的自我管理。

如果你希望讓這條路走得久、走得穩,就要從第一步開始——做好財務準備。

別急著離職、別急著 All in,給自己一段「試水溫」的時間,也許你可以先從副業開始測試市場、慢慢調整財務節奏。

若您已經有創業計畫,但對於財務規劃不熟悉,歡迎了解我們的創業財務規劃服務,或是聯繫我們預約初步免費諮詢。

加入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