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資訊爆炸、AI 智能橫行的時代,每天都有無數投資消息轟炸我們的手機螢幕。
有人說:「跟著股神操作,財富自由不是夢!」
也有人說:「只要定期定額買 ETF,長期就會贏過大多數人。」
但這些方法,真的適合你嗎?
本篇投資入門系列就來聊聊兩種最常見的投資方式:主動式投資與被動式投資,幫助你釐清方向、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投資節奏。
一、主動式投資和被動式投資是什麼?

簡單來說,主動式投資比較像是「自己當主廚」,從選菜、備料到烹飪,全程自己來,想追求的是「與眾不同」的超額報酬;而被動式投資就像選擇一套預設好的營養便當,把錢交給市場整體走勢,圖的是「穩定成長」與「時間換報酬」。
二、為什麼越來越多上班族選擇被動式投資?
隨著金融知識的普及與ETF產品的多元化,越來越多投資人傾向於採用被動式投資策略。原因很簡單:
- 不需要盯盤:忙碌的上班族、家有幼兒的爸媽,根本沒空每天追市場。
- 不用選股也能參與市場:只要定期定額買進像是台灣的 0050、00878 等 ETF,就能跟著大盤慢慢成長。
- 心理壓力小:不需擔心今天哪檔個股跌停,或突然爆出財報黑天鵝。
這種策略雖然無法短時間內「翻倍獲利」,但它讓許多人安心入睡、穩定累積財富,這就是被動投資最大的魅力。
三、我該怎麼選擇?
選擇之前,請先誠實問自己三個問題:
- 我每天願意花多少時間研究市場?
- 我能接受資產短期劇烈波動嗎?
- 我的投資目標,是長期穩健,還是想短線爆發?
如果你時間不多、心態穩健,想讓資產跟著整體經濟一起成長,被動式投資會是你的好夥伴。但如果你熱愛研究、喜歡挑戰、對市場有高度掌握力,也許可以逐步嘗試主動投資,但請謹記風險與成本,也要有停損與紀律。
四、結語:投資看的是誰能走得久、走得穩
主動與被動投資沒有絕對的對錯,關鍵在於——你有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投資從來都不是一場比快的賽跑,而是一場考驗耐力與心態的馬拉松。與其每天追逐市場消息、擔心錯過哪一檔飆股,不如先回到生活的節奏裡,問問自己:「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」
是財富快速膨脹,還是能夠安心睡覺、穩穩累積的未來?
當你明白自己的需求與風險承受度,才能做出不後悔的選擇。
有些人適合做市場上的獵人,敏銳洞察趨勢、精準出擊;但也有更多人,其實更適合做時間的朋友,默默定期投入、專注本業,把投資當作一種習慣,而不是壓力來源。
別讓別人的績效,成為你焦慮的根源;也別把投資,變成你生活中的角力戰場。真正成熟的投資,是懂得為自己選擇適合的方式,然後穩健而長期的執行。
想更了解你適合的投資屬性,歡迎更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個人理財規劃服務,或聯繫我們預約諮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