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念頭,在我心中其實藏了很久。最初的靈感,來自《創業這條路》(The E-Myth Revisited)這本書,書中提到一段話,讓我印象深刻:
大多數創業者不是創業家,而是技術人員發生了一場創業的迷思(entrepreneurial seizure)
很多創業者,原本是某個領域的高手,對產品或服務充滿熱情。但創業後才發現,經營一家公司,跟做出好產品,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。
我曾協助過一位創辦人,他極具技術天分,也非常勤奮,幾乎所有事都親力親為。但公司一路走來總像卡在某個不上不下的狀態,營收無法穩定成長、團隊流動率高、所有關鍵決策都繞不過他一人,讓整間公司像綁在他身上一樣,動彈不得。他不是能力不夠,而是 「公司缺乏一套能承接他能力的制度與組織機制」。
這樣的情況,其實不是個案。我發現很多中小企業與新創團隊,在初期衝刺後,常會遇到類似瓶頸:
- 內部沒有標準流程,導致效率低落
- 沒有清楚的角色分工,團隊容易互相推責
- 沒有數據管理架構,決策只能靠直覺
- 創辦人身心俱疲,卻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改善
這些狀況,其實不是人不夠努力,而是制度還不夠完整。於是,我決定推出「企業營運制度優化」這項服務,陪伴創辦人從混亂走向有序,從疲於奔命走向策略管理:
- 協助建立可複製、可授權的流程
- 協助制定財務與經營數據追蹤機制
- 設計權責分工、核決機制,讓決策制度化
- 為企業量身打造合適的營運架構,從根本脫離空轉狀態
我始終相信:制度不是束縛,而是一種釋放創辦人時間與專注力的力量。
當一間公司開始運轉在系統與節奏裡,創辦人才能真正去思考成長、拓展與願景。
這就是我們希望透過這項服務帶給企業的價值。